您的位置 首页 > 国内资讯

白乃庙铜矿处置倒计时:法院博弈下的百亿资源争夺,谁将抢跑成功?

国际铜价持续走高,沉寂多年的内蒙古白乃庙铜矿近日突然成为焦点。两则重磅消息将这座 “全国 50 大知名矿床” 推上风口浪尖:一边是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法院受理了两…

国际铜价持续走高,沉寂多年的内蒙古白乃庙铜矿近日突然成为焦点。两则重磅消息将这座 “全国 50 大知名矿床” 推上风口浪尖:一边是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法院受理了两宗白乃庙铜矿破产申请,另一边是深圳罗湖法院加速推进 7.66 亿元资产整体拍卖。两种截然不同的司法程序同时推进,预示着这座储量巨大却长期停滞的铜矿正面临历史性转折。

一、尘封铜矿:历史荣光与现实困局

白乃庙铜矿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毗邻朱日和军事基地,最早由地质队于1959 年发现,历经1969 年建矿、1976 年投产、1990 年及 2011 年两次扩建,目标产能曾计划提升至450 万吨 / 年。作为内蒙古大型铜矿之一,现有资料披露的保有资源量达矿石量万约1.34亿吨、铜金属量81.51万吨,伴生多种贵金属金55.12吨、银366吨、钼1.83万吨等,被业内誉为全国战略性矿产资源标杆矿区。然而,受限于历史产能瓶颈及资本纠葛,长期未能释放经济潜力。

转折点:贪腐漩涡致经营停滞

2009 年底由深圳冠欣矿业接盘后,因实控人梅伟卷入西宁市委原书记毛小兵贪腐案,冠欣系企业陆续陷入破产清算,白乃庙铜矿自 2014 年起资金链断裂、生产停摆,成为 “沉睡资产”。此前虽经多次技改规划,但债务危机与法律纠纷使其始终未能兑现产能价值。

二、司法竞速:破产清算 vs 资产拍卖,谁能主导处置权?

当前,铜矿命运系于两个并行的司法程序,时间窗口仅余三周:

破产程序(乌兰察布四子王旗法院)

2025 年 7 月 30 日,四子王旗法院受理两宗针对乌兰察布市白乃庙铜业有限责任公司的破产申请(破申 1 号、破申 2 号),核心争议在于企业是否具备偿债能力。若裁定破产,根据《企业破产法》,深圳罗湖法院的拍卖执行需立即中止,铜矿资产将转入破产重整或者破产清算程序统一分配。

关键期限:法院依法需在 15 日内裁定是否受理破产申请,即8 月中旬为关键节点。若破产程序启动,铜矿资产处置将脱离农行布吉支行的单独执行。

拍卖程序(深圳罗湖法院)

8 月 27 日,法院将在京东司法拍卖平台整体处置白乃庙铜矿全部权益:含三宗采矿权、四宗探矿权、五宗土地使用权及配套建筑设施,起拍价7.66 亿元。申请执行人为中国农业银行深圳布吉支行,旨在通过拍卖回收债务。

前期波折:原定6 月 26 日拍卖因评估报告延迟暂缓,但已显示潜在买家提前报名参拍,买家身份成谜。

法律博弈焦点

破产申请受理后,执行程序中止的规定形成时间赛跑机制:若破产法院先裁定受理,则拍卖流产;反之,若拍卖如期举行,资产处置优先于破产重整或者清算。两种程序背后涉及债权人优先顺位、资源战略归属等深层矛盾,也不排除有实力的意向买家提前布局两地司法程序。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优化法治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指导意见》,可以看出,最高院支持民营企业市场化重整,重整的总体效益显然优先于执行。

三、资产价值再评估:拍卖能否成行?风险预警与买家动机

评估报告存争议,延期风险未消

当前拍卖依据的评估报告基准日为2024 年 4 月 1 日,有效期一年。业内人士指出,若债务人或利害关系方以 “报告超期” 或 “程序瑕疵” 提出异议,拍卖或进一步延期。这为破产程序争取缓冲时间提供了可能。

资源吸引力驱动买家抢跑

国际铜价高位支撑:铜价攀升至近年高点,全球铜矿供应趋紧,白乃庙潜在产能技改后可达450 万吨规模,对标行业头部矿山效益显著。

探矿权增值潜力:矿区含四宗探矿权,内蒙古地质调查显示白乃庙 - 哈达庙成矿带深部仍有找矿空间,未来资源量或进一步扩容。

资本背景买家动向:此前拍卖暂缓时已有企业报名,可能涉及有资源集团提前布局,意图抢占铜资源战略节点。

四、利益博弈:地方政府、债权人、原股东与新资本的多维角力

地方政府

白乃庙铜矿毗邻神舟回收基地及朱日和军事区,军民融合属性使其资产处置需兼顾地方发展与战略安全考量,其在破产重整程序中会更有主动权。

债权人立场分化

农行布吉支行作为直接执行人,迫切推动拍卖回款;其他债权人或更倾向重整程序下的多方共赢,或者破产清算下的债务统一清偿。

原股东关联影响

冠欣系原股东在重整程序中,可能面临股东权益调整,有一定谈判空间,但在拍卖程序中没有任何话语权。

新资本竞逐逻辑

在重整程序中,资本可以参与破产投资人的公开选聘,国央企也有时间窗口和空间参与,但在拍卖程序中,买家要权衡拍卖合规风险与长期资源开发收益,尤其在内蒙古矿业新政下需匹配绿色矿山标准,国央企显然不适合参与法院拍卖程序,7.66亿的起拍价加上后期协调当地开采和生产,买家也并非一般资本可以介入。

五、结局推演:倒计时三周,三种可能路径

路径一:破产主导

若四子王旗法院在拍卖前裁定受理破产,拍卖中止,铜矿进入破产重整或清算。债权人通过管理人接管资产,或引入战略投资者或者产业投资者重组,在削减历史包袱后轻装上阵。

路径二:拍卖成功

8 月中旬前破产申请未被裁定受理,拍卖按计划推进,农行布吉支行收回部分债权,新资本主导开发。但是基于矿产资源属性,买家必须理顺属地关系,重新取得开采资质。

路径三:程序反复

因评估异议、买家悔拍或法律程序冲突,拍卖进一步延期,在执行与破产中各方进一步博弈。

结语:历史机遇与司法迷宫

白乃庙铜矿的处置不仅是一场百亿资源的司法拍卖,更是中国矿业市场化改革中资源产权、债务清偿与地方治理多重矛盾的缩影。在国际铜价高企与国内资源安全战略背景下,这座沉寂多年的铜矿即将迎来重生 —— 无论最终花落谁家,其转型之路都将为同类困境矿山提供深刻范本。倒计时已开启,我们静待 8 月 27 日拍卖槌落或破产裁定的终局博弈。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门户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showinfo-2-15633-0.html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Q Q: 358067079

邮箱:358067079@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30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