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助力乡村振兴
温佳烁 高晨旭 晋开颜 李雯昱
为积极响应国家战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指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的“蒲公英”实践队于2025年8月3日至5日,赴河北省邯郸市涉县赤岸村开展以“红色基因传承与乡村振兴”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一实践旨在探索如何将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深度结合,为革命老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实践队首先考察了漳南大渠,该渠是由八路军一二九师于1942年修建,长度约15公里。在1944年成功通水后,解决了3500亩旱地的灌溉问题,惠及1000多户农民。调研显示,自渠水通水以来,土地的灌溉面积显著提升,水资源利用率提高了约30%。实践队结合水文学和灌溉技术,分析了渠水调度与农业灌溉能力,为未来的水利发展提供了实证依据。
在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实践队参观了刘伯承办公室及相关指挥中心,深入了解抗日战争期间该师的重大贡献。根据史料,该师在抗战期间共歼灭日伪军42万余人,解放县城109座,为抗战胜利做出不可磨灭的功绩。这段历史不仅是对先烈的铭记,也是对新时代青年的启示。
在推动红色文旅发展方面,实践队与赤岸村党支部书记张海魁进行了深入交流,提出共同筹建“红色赤岸”抖音账号的建议,以数字化形式传播村庄的红色故事。张书记对此表示支持,并在《筹建建议书》上签字,标志着新媒体宣传平台的正式启动。
此次实践活动不仅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也为赤岸村乡村振兴与红色文化传承提供了可行路径。团队成员表示,传承红色基因与推动乡村振兴并非对立,而应相辅相成。只有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当地发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将不断深化与革命老区的合作,以实际行动为当地乡村振兴贡献青春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