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国内资讯

【苏城学子三下乡】青春画笔绘就水乡新韵 苏城学子艺创赋能乡村振兴

当艺术的笔触遇见古朴的村落,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今年七月,苏州城市学院艺术与创意设计学院“拾光乡创”实践团队深入苏州林渡暖村,用墙绘装点村容、以文创激活非遗,以…

当艺术的笔触遇见古朴的村落,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今年七月,苏州城市学院艺术与创意设计学院“拾光乡创”实践团队深入苏州林渡暖村,用墙绘装点村容、以文创激活非遗,以青春智慧探索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创新路径,为烟雨水乡增添了一抹亮丽的青春色彩。

艺术点睛:老旧墙面变身“文化地标”

如何让沉睡的乡村焕发新生?“拾光乡创”团队选择了最直观也最具挑战的方式——墙绘。面对七月持续35℃以上的高温,这群“95后”、“00后”学子展现了惊人的毅力。他们采用“与太阳赛跑”的策略,清晨五点画笔勾勒晨曦,夜幕下头灯照亮创意。汗水浸透衣衫,颜料沾染双手,他们精心创作,将林渡暖村独有的小桥流水、叠翠稻田、四季风物跃然于斑驳的老墙之上。数日奋战,一幅幅融合传统水墨意蕴与现代设计语言的作品诞生,昔日沉寂的角落华丽转身,成为村民驻足、游客打卡的“文化新地标”。“我们不仅仅是在画画,更想用色彩的温度唤醒乡村沉睡的美,让艺术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殿堂之物,而是真正走进乡亲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他们身边触手可及的风景”团队队长朱行坤说。

 

非遗新生:方寸苏扇承载“四季暖村”

赋能乡村,不仅要“面子”美,更要“里子”活。团队深挖当地文化根脉,在吴门扇艺传承人高筠老师的指导下,找到了艺术与乡土结合的绝佳载体——苏扇。受“扇载万物,情寄四季”的启发,队员们巧妙提炼林渡四季精华:春之竹篁、夏之荷韵、秋之杏黄、冬之湖光,创作出极具地域特色的“林渡暖村四季”主题扇面。这不仅仅是精美的工艺品,更成为传播乡村文化的“微型名片”。团队还延伸开发了融合水乡纹样的包装、四季主题布袋及乡村风光徽章等系列文创产品,为当地非遗的活态传承和文旅融合注入了青春创意。“我们的愿望,是让每一位拿到扇子的朋友,都能通过这方寸之间的艺术,感受到林渡暖村的独特魅力,了解它这个美丽的江南村落。”负责文创设计的队员吴雨嘉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青春聚力:艺创平台共筑振兴路

此次实践的成功,离不开坚实的校地合作基础。实践伊始,苏州城市学院艺术与创意设计学院便与当地吴门扇艺文化公司正式签约,共同建立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基地”。这不仅仅是一次暑期活动的起点,更是为青年学子搭建了一个能够长期扎根乡村、服务基层、传承非遗、贡献智慧的广阔舞台。学院定期选派不同专业的学生团队入驻,形成服务乡村振兴的“接力棒”机制。团队成员深入街巷访谈调研,用心倾听这片土地的故事,感受乡土的温度。将专业所学转化为服务乡村的具体行动。

 

从挥汗如雨的墙绘现场到精雕细琢的文创工坊,从非遗大师的言传身教到村民赞许的笑脸,“拾光乡创”团队用实际行动证明,艺术不仅是美的表达,更是激活乡村、连接情感、传承文化的强大力量。林渡暖村负责人也对团队的付出表示了肯定:“大学生们以画笔为犁,深耕乡土,用青春的创造力和责任感,在乡村振兴的壮阔画卷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昭示着万千乡村在文化滋养与青春力量汇聚下,必将迎来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崭新未来。”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门户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showinfo-2-15658-0.html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Q Q: 358067079

邮箱:358067079@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30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