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国内资讯

亚澳商学院学生,一年之后他将要完成接力

他是辽宁大学亚澳商学院一名大二的学生王一安,曾获得“辽宁大学一等奖学金”以及“辽宁大学优秀学生”荣誉称号,近期获得“华思奖学金”(全校本…

他是辽宁大学亚澳商学院一名大二的学生王一安,曾获得“辽宁大学一等奖学金”以及“辽宁大学优秀学生”荣誉称号,近期获得“华思奖学金”(全校本科生36名),本学院3人入选,他将以此次获奖为激励,进一步提升综合素养,学业发展的同时进一步投身志愿服务,发扬助人为乐的精神,实现受助-助人-助己三位一体,他始终关注乡村教育的发展,希望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他表示此次获得奖学金将完成接力,帮助更多的人,营造“自找苦吃”“先人后己”的良好局面。

 

 

 

 

 

 

 

 

 

 

(一)“1+1+N”模式,三个“补”协同耦合

小学阶段,学校组织的一次前往儿童福利院的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与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结下了不解之缘,十余年来,他前往福利院、聋哑学校、盲校、敬老院等数百次。关心他们的生活,送去精神上的慰问。无论是在哪,他侧重精神层面的。他承诺以后生活条件好了,首先想到的是需要帮助的人,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一年前,他兑现了承诺,将奖学金通过腾讯公益、水滴筹、各级红十字会平台捐出,开启了以自身微茫照亮以“一老一小”为主的帮贫、助残、纾困之光并且不断提额扩围。助人为乐扩半径,舍小为大显真情。聚焦急难愁盼,惠及更多人群,无私付出,先人后己,以无偿捐献血小板、造血干细胞、见义勇为为典型的被概括为“1+1+N”,在一个过程中可能只有一名受益者但是将这种精神传递下去受益者会有很多。他强调从受助到助人的蝶变可以凝结为三个“补”:第一,给思想“补课”,于道德底座“强基”,为道德践履“赋能”;第二,对有需要的人的“补”,疏堵点、破卡点,“补”美好生活空缺,“填”需求之缺;第三,对自我精神文化资料之“补”,给头脑“充电”,为知识“买单”,为文化产品“消费”。

(二)“扶智-扶志-扶制-扶直”全链条助力乡村教育

不同寻常的团队作战,他孤军奋战,只身前往。他表示举目无亲的孤独寂寞在服务乡村振兴的场域中显得微不足道。通过文献阅读、田野调研、人物访谈等方式,“扶志”同“扶智”同样重要,提升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是优先方向,科学的学习方法指导是治本之策。他深入累计跨越逾5000里路,30多个乡镇,100余个村庄,走访1200余名学生,写下日记200多篇,总服务时长400余小时,改变了以往“知识灌输型”的支教路线,聚焦五育并举。他提出“全过程支教”的概念,健全事前-事中-事后评估机制,完善反馈-回访模式,线上线下相结合,搭起“同心桥”,绘制“同心圆”,提高帮扶效能。各级联络网格提高孩子们的媒体素养,让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更好发挥作用功能,引导减少沉迷手机的现象,尤其在假期无人监督以及留守儿童群体中。他将辽大“砍瓜网”真实问题、“三走”理念等带入乡村,激发孩子们对实际问题的思考,摆脱虚拟空间桎梏。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开展理论宣讲40多次,围绕“六地”“红山”文化等开展学习讨论,培根铸魂。开拓乡村孩子视野,自费带领孩子们前往毛主席纪念堂,淄博市焦裕禄纪念馆,中国共产党党史馆等主题教育场地,足迹遍布北京、天津、淄博、青岛等地。让更多孩子在入队基础上过第二个“思想政治生日”,引导初中生入团数百人。他表示在链条后端实证分析阶段,取得预期效果。在英语学习上,受助人词汇量平均增长50%,背书速度和记忆保持度分别提升35%和20%,游戏时间下降30%。在接下来的一个年度,有96%的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并且服务时长较上一年度人均提高13小时,并且呼吁身边家人、朋友、同学加入其中。获得校级以及以上优秀学生、三好学生等奖项比例较之前提高25%。“扶制”上,他积极与所访地区学生家长沟通,提高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以及关注孩子们沉迷游戏的现象。他提出各“家庭”要有自己的“制度”,让更多的孩子享受一个充实且有意义的假期。他利用各类奖补金以及爱心募捐资金,他购买文具、书包、图书等学习用品,在家乡学校设定奖学金,对于品学兼优的学生进行奖励,与一般的侧重成绩靠前的不同,增设“进步幅度大”以及“精神文明”两类,分别激励持续进步以及展现良好精神风貌的学生从“受助”到“助人”,受助32人,接下来他还要完成更多的“接力”,让爱心传递,让温情涌流。“扶直”是最终的理想的结果,让孩子们的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让孩子们的成绩“直线上升”。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将继续向上向善,不辜负新时代对的期待和嘱托,让青春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双重提升中绽放光芒,希望更好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他将长期关注乡村振兴,他表示今后将投身更加丰富多元的实践活动,正确处理小我-大我、助人-助己、自律-他律几对辩证统一的关系,现如今助人为乐已经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只有这样他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将助人为乐融入日常、化作经常才是有意义的。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门户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showinfo-2-14954-0.html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Q Q: 358067079

邮箱:358067079@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30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